1912年,郭沫若洞房之夜見新娘太丑,拒絕同房。
就在他轉身要走時,新娘拉著他苦苦哀求:求你跟我圓房吧!
郭沫若瞟了新娘一眼,依然轉身離開。
郭沫若受過新式教育,卻還是同意包辦婚姻,只因母親跟他說:對方是我見過最好看的姑娘。
滿懷期待的郭沫若,揭開蓋頭時卻大失所望:對方長著一對露天的猩猩鼻孔,奇丑無比!低頭一看,還是三寸金蓮,更不能忍,氣得大踏步離開新房。
新娘叫張瓊華,只是鼻尖稍翹,并沒有郭沫若形容的那麼不堪。丈夫的嫌棄讓她慌了神,仿佛這是她的錯。
接下來幾天,她小心翼翼試圖靠近,卻都被郭沫若無視。有一次遞茶時無意中碰到他的手,郭沫若如如遭雷擊,立馬用力甩手。
郭沫若睡了5天硬板凳,終于忍無可忍,以讀書為由離家,不久逃到日本留學。
離別的碼頭上,張瓊華表情木然,沒有流露出悲傷。郭母則淚流滿面:兒啊,留在家中行不行?
郭沫若不為所動,一走就是近30年。
一段不滿的婚姻,對郭沫若的情感生活絲毫不起影響。他到日本不久,便和一個漂亮的22歲日本護士結婚,生下4子1女。
在郭沫若娶妻生子過著滋潤生活的同時,原配妻子張瓊華在做什麼呢?
張瓊華一直守在郭家,白天伺候公婆料理家務,晚上獨守空房。她是遵循「夫為妻綱」的舊式女子,認為這一切都是她這個「郭家兒媳」應該做的。
只不過,當夜深人靜時,寂寞的心還是會被窗前的月光撩動。
張瓊華無比思念遠方的丈夫,房里的物件擺放等一直維持結婚時的樣子,她一直在等著丈夫回家。
期間,郭沫若寫了無數封家書回家,卻沒有一封是給張瓊華的。
反倒是張瓊華,用她為數不多的筆墨,曾給郭沫若寫了一封信,對他的稱呼是「我夫」。只不過,郭沫若連回信都不肯,只是在寫給弟弟的心中提了句:「八嫂來函也讀悉,愿弟為我傳語,道我無暇,不能另函,也不必另函,尚望好為我侍奉父母也」。
信中的「八嫂」就是張瓊華。是的,郭沫若不愿承認張瓊華是自己的「妻子」,而是一個幫他伺奉父母的免費「八嫂」。
到了1937年,郭沫若心中的愛國熱情被點燃,毅然拋棄日本妻子和5個孩子,只身回國參加抗日戰爭。
丈夫要回家了!張瓊華眼里突然有了光,每天更加賣力地干活,把郭沫若的書房打掃得一塵不染,隨時準備好迎接丈夫的到來。
然而,郭沫若回國后,2年都沒有回老家。不僅如此,他還和另一位24歲的漂亮女演員于立群結了婚,相繼生下4子2女。
張瓊華聽到消息時,內心有些恍惚。從22歲嫁人,熬到如今成為一個50多歲的老婦人,她見過丈夫的次數屈指可數,卻聽到他在外面娶妻、生子、再娶妻、再生子……
1939年,郭沫若帶著嬌妻于立群衣錦還鄉。他西裝革履,于立群旗袍及踝,兩人被無數鄉民簇擁著進入郭家宅院。人群最后面,是舊衫布鞋的張瓊華。
當時郭的老父親已經86歲高齡,臥病在床全靠張瓊華照料。他對郭沫若說:我這把老骨頭能活到現在,全靠瓊華了,她對郭家付出太多……
此時郭沫若才想起家中還有張瓊華這個人,于是站在她面前,恭恭敬敬鞠了一躬,感謝她這麼多年為郭家的付出。
張瓊華局促不安,低著頭雙手緊緊拽著衣角,不如如何是好。好在郭沫若并沒有在她身上多做停留,幾句話說完便轉向別人了。
可這幾句話,卻讓張瓊華內心樂開了花,仿佛受了多大的恩賜。她退出人群,跑回去把自己住了27年的「新房」打掃干凈,讓給郭沫若和于立群住。
張瓊華一共只跟郭沫若說過幾句話,其中一句便是:屋里已經打掃干凈了,你還有什麼吩咐盡管說。
郭沫若把張瓊華當傭人看,時間一長,她似乎也把自己當成了傭人,任勞任怨。
郭沫若只在家中住了幾天,便帶著于立群離去,從此再沒回過老家。
此后,張瓊華繼續過著農婦的生活,粗茶淡飯,動蕩日子里也曾吃不上飯。而郭沫若早已成為名人,攜帶于立群出入各種高檔場所,吃香喝辣瀟灑快活。
村口的喇叭偶爾會播郭沫若的情況,說他又去了哪里,見了什麼人,獲得什麼成就。
張瓊華喜歡搬個小板凳坐在村口的大樹下,一邊嘬水煙一邊聽廣播,一邊思念丈夫,盡管知道他大概不會再回來了。
1978年,郭沫若在北京病逝,沒有人通知張瓊華。直到3個月后,張瓊華四處打聽,才證實了丈夫的死訊。
那一刻,張瓊華悲哀地意識到,原來她一直守著的「郭太太」頭銜,在外人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甚至,郭沫若的死對她的生活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影響。她仍然每天守在郭家,做家務,伺候人,嘬水煙,聽廣播……
唯一的變化是,她再也沒能從廣播中聽到丈夫的消息。
郭沫若曾說:「我的一生如果有應該要懺悔的事,這要算是最大的一件。」指的是和張瓊華的關系。
他的本意大概是,當初不該迎娶張瓊華。然而,他真正應該懺悔的,是對張瓊華的殘忍和剝奪。
在婚姻中,他可以不愛張瓊華,卻不能不盡一個丈夫的責任。
一方面,他讓張瓊華獨守空房幾十年,沒有給過半點關心和溫暖;另一方面,他讓張瓊華為他操持家務伺奉父母,還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說到底,郭沫若就是自私,利用了一個善良女人一輩子,自己卻過著美人入懷的瀟灑日子。
可憐張瓊華一生孤寂,無兒無女,在郭家做了一世客。
End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