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evern
編輯|S
上世紀90年代,我國考古學家在對湖北鄂州一座古墓考察時,竟從墓中挖出40余把「沖鋒槍」。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人們的關注。
沖鋒槍明明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它們怎麼會出現在一座1700年前的古墓中呢?
這是所有人的疑問。
而負責發掘此墓的考古學家們卻不僅沒有不解和驚訝,反倒感嘆道:「確實是他發明的,是他的杰作。」
那麼,考古學家們為何會如此的淡定?他們口中的「他」指的又是誰?
發掘古墓現場
古墓驚現「沖鋒槍」
20世紀90年代,來自湖北博物館的考古團隊在鄂州發現一座千年古墓。
經初步探測,古墓年代極有可能來自三國時期。
可惜的是,當專家們進入古墓時發現了不少明顯的盜洞,這意味著盜墓賊早已光顧過這里。
進去之后,考古人員在被盜墓賊洗劫一空的墓室中,發現了不少零零碎碎的青銅零小物件。
敏銳的考古人員意識到,這些零碎極有可能來自某種機械。
經過仔細一拼湊,呈現在考古人員面前的赫然是一把「沖鋒槍」!
在對墓室進行徹底發掘后,用青銅零件組裝出的「沖鋒槍」多達40把。
關于古墓的消息傳開后,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畢竟,在古人的墳墓中找到「沖鋒槍」這樣的新聞,實在太過驚世駭俗。
古墓出土連弩零件
對生活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沖鋒槍是近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
那麼,這樣一種高度工業化的武器,為何會出現在千年前的墓室中呢?
其實,考古人員發掘出的「沖鋒槍」,并不是現代社會真正意義上的沖鋒槍,而是一種古代殺傷性武器——連弩。
因為使用方法和效果類似,考古隊這才將其稱之為古代的「沖鋒槍」。
鄂州古墓發現的這四十支連弩,在考古學界掀起了一陣風暴,因為它們所存在的墓穴,是一座三國時期的古墓。
這就意味著,關于連弩的歷史記載有了實物佐證,而且可以為「諸葛亮發明了連弩」提供證據。
因此,當考古專家們在這座三國墓中發現連弩時,紛紛由衷的感嘆:果然是他發明的。
眾人口中的他,指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連弩
弓弩的由來
其實,弩這種兵器早在春秋時期便被被發明了出來。
據《吳越春秋》記載:「弩生于弓。」即「弩」是在傳統兵器「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最初弩的結構也幾乎與弓無異,只是在弓的原構造上增加一個臂槽,從而提高箭矢發射的穩定性。
到了春秋時期,隨著先輩們手工業技術的進步,弩的結構也出現了質的飛躍。
除了弩弓、弩弦、弩臂之外,還增添了瞄準器、懸刀等零件。
漢朝時期的弩,瞄準器上甚至被劃上了刻度,更進一步提高了箭矢發射的精準度。
弩的大規模應用,始于春秋末期、戰國初年。
在齊國孫臏伏擊魏國龐涓一役中,弩這一新式武器第一次展現出了它的強大威力。
到了秦漢時期與匈奴交戰,弩的應用則更加廣泛,因為它對于匈奴的騎兵有著強大的殺傷效果。
古人使用連弩
連弩的出現也大約在戰國時期,《墨子》就記載了一種強大的「連弩之車」,發射出的箭長而粗,發射之后還能用輪盤將其卷回再次發射。
《六韜》中也有記述,戰果時期各國軍中都配有強弩、參連弩、大黃弩等多種弓弩。
到了漢朝時期,連弩已經發展成為軍中的常用兵器,且威力更大。
《漢書》曰:「陵軍步斗樹木間,因發連弩射單于。」
意思是飛將軍李廣與匈奴在樹林間激斗時,命令將士弓弩上弦射殺敵軍首領單于。
總的來說,連弩這類武器一直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而弩的巔峰代表,莫過于傳說中的諸葛連弩。
90年代湖北鄂州出土的那些連弩,就是諸葛連弩。
戰場上的連弩
諸葛連弩
歷史上關于諸葛連弩的記載,大多集中在三國時期的文獻中。
三國志有云:「亮長巧思,損益連弩。」翻譯過來就是諸葛亮心思靈巧,發明出了更厲害的連弩。
《魏氏春秋》也說:「諸葛亮損益連弩,皆出其義。」即諸葛連弩的創意、構思、設計都出自諸葛亮的想法。
魏晉時期的名臣傅玄則夸贊道:「諸葛連弩,國之精器也。」
此外,西晉鎮南將軍劉弘諸葛連弩也有評價。
根據古籍記載,劉弘將軍曾前往諸葛亮故居拜訪,他對諸葛連弩的評價具備很高的可信度。
在親眼見到諸葛連弩的威力后,劉弘大加贊賞道:「神物應機,大器無方...神弩之功,一何微妙...」
諸葛亮畫像
從前人的種種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創造出的諸葛連弩非常先進。
諸葛連弩的有兩項數據,可以體現它與普通連弩的區別。
一是能連發十矢,二是每支矢長八寸。
諸葛連弩通過縮短箭矢長度,達到了增加連發次數的目的,而威力卻沒有減少多少,這也是劉弘將軍頗為推崇諸葛連弩的原因。
從戰果至魏晉的幾百年時間里,一般的連弩都是二、三矢連發,劉弘等沙場將軍早已司空見慣。
可諸葛神弩卻將連發箭矢的數量提升了數倍,這是質的飛躍。
所以,劉弘將諸葛神弩稱之為「神弩」。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諸葛神弩為參照,后人還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將其演進為連發五十矢的想法。
后人仿照出的諸葛連弩
除了提高箭矢發射數量,諸葛亮對連弩還有著其他諸多貢獻。
比如,他十分重視諸葛連弩的制作質量,甚至專門出台了相應的規章,去嚴格規范武器的規格與質量。
諸葛亮還想到在箭矢上涂抹毒藥,《武備志》記載:
「一弩連發十矢,發矢一中,人馬見血立斃。」再者,諸葛亮在連弩瞄準鏡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連弩的瞄準鏡被稱作「望山」,這一裝置早在戰國時期便已出現,只是配有望山的連弩很少,上面的刻度也很不精確。
而三國時期出土的諸葛連弩,望山的精確度甚至到了毫米,最大程度上方便士兵根據目標遠近調整發射角度,這也是諸葛連弩威力巨大的另一原因。
諸葛連弩結構
結語
諸葛連弩的出現,是中國古代冷兵器史的一次革新,對于后世的影響巨大。
當然,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諸葛連弩僅僅是存在于史書中的「神器」。
而鄂州古墓出土的那四十把諸葛連弩,總算是坐實了諸葛亮發明諸葛連弩這一史實。
所以,當考古學家從鄂州三國墓中挖出諸葛連弩后,才會紛紛發出由衷的感嘆:「果不其然是他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