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日本武士的了解大多是來源于影視劇,很少有人見過日本武士真實的樣子,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拍攝于明治維新時期的老照片帶著大家來看看真實的日本武士。1876年天皇廢止了武士隨身帶劍的權利,并開始推進建立常備軍,武士走向衰亡。這些照片中的日本武士也成了最后的武士。
日本武士在最開始只是地方領主的私人武裝,後來被朝廷用于消滅反抗力量,日本武士逐漸被中央政權承認,成為日本社會的統治階級。這張照片中是身穿盔甲的日本武士,畫面中這位武士額頭部分的大片是沒有頭髮的,這可是不是他的發際線倒退了,而是有意為之。這種頭型叫「月代頭」,主要是為了在搏殺的時候防止頭髮散落影響視線。
身著甲胄手拿武士刀的日本武士,畫面中能夠看出日本武士一般都會在腰間掛著兩把刀,一短一長,其中長的是用于作戰的,短的叫做肋差,日本武士切腹自盡時用的就是這種短刀。
由于飲食的原因,日本人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常身高都不高,雖然身高不高,但日本武士的戰斗力可不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稱為「武士」,要想稱為一名「武士」不僅要騎射、馬術、劍道樣樣精通,還要擅兵法有韜略...因此日本武士的戰斗力非常強。
全副武裝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的思想體系受「程朱理學」的影響比較大,但是日本人并未全部吸納這些思想,他們更強調武士對于主人的「忠」,可以隨時為主人犧牲。除此外,日本武士還苦修禪學,在很多日本電影中都能看到日本武士靜心打坐的橋段,禪道雖使他們參透了生死,但也造成了他們對于生命和人性的冷漠。
身穿藤甲手拿武士刀的「日本武士」。這幾位身穿日本武士服飾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武士,這張照片拍攝于明治維新期間的照相館中,但是這個裝扮也太雷人了吧,這明顯是「殺馬特」嘛。
身穿盔甲手拿薙刀(ti dao)的日本武士,薙刀是畫面中比較長的那個武器,因其形狀它也被稱為「眉間刀」這種刀并不是日本武士的常用武器,甚至曾有一段時間被禁止武士使用。
其實在日本武士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群體,她們被很多人稱為「女武士」,其實這個稱呼是不準確的,她們應該被叫做「姬武士」,但并不是真正的武士。這些「姬武士」大多出身貴族,或是亡故武士的妻子,戰爭期間,武士大量戰死,為了保衛家園這些「姬武士」就會披甲上戰場。
「姬武士」中野竹子。日本歷史上長久以來都是男尊女卑,女人一直是作為男人的附屬品而存在,當然「姬武士」也不例外,她們除了要打仗外還肩負「侍寢」的職責,因此她們也被成為「便女」,顧名思義就是「方便之女」。如果戰敗了,這些「姬武士」要麼嫁作勝利者為姬妾,要麼自盡,但就算是自盡也不能刨腹,因為那是男性武士的特權,她們只能割喉或者用刀子賜穿胸膛,下場也是很凄慘的。照片中這位「姬武士」最終戰死于會津戰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