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一直非常看重孝道,孩子孝敬父親、聽從父親的教誨在古人類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因此,但凡孩子對父親的權威有僭越,就會受到輿論的討伐,嚴重的甚至會被人罵到無地自容,最終只能通過徹底改過自新來進行贖罪。
然而人們都說「皇家無親情」,皇位對于每個人的誘惑都相當大,當面前的誘惑過于豐盛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鋌而走險,通過不擇手段的方式來謀取皇位。
臣子弒君奪得皇位不是一件稀罕事,但是兒子弒父奪得皇位可就相當令人不齒了,你知道歷史上第一位通過「弒父」上位的皇帝是誰麼?
這位開創了皇子通過弒父坐上皇位的皇帝就是南朝宋的第四位皇帝劉劭,他這一弒父可真算是為后世的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因為在此之前也不是沒有過兒子造反奪得皇位的先例,但是因為孝道深入人心,因此兒子們即使造反成功,也往往都不敢動父親一根毫毛。
那些造反的兒子們或是威逼利誘客客氣氣地將父親從皇位上請下來,或是直接將父親從皇位上擠下來,然后好好養著父親,不落人口舌。
但是即使是這樣他們也還是會被冠上「以下犯上」或者「不敬尊長」的罪名受到唾罵,因此可以想到,劉劭弒父奪位之后會受到多麼猛烈的口誅筆伐。
是事也的確如此,在他將父親劉義隆殺害之后,這件聞所未聞的事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讓大臣們一邊震驚不已,一邊憤怒地討伐著劉劭逆天的暴行。
然而劉劭既然敢在歷史上開這個先河,那就表明他其實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面對臣子們的謾罵,成功登基的劉劭才不管那些有的沒的,而是迅速處理好繼位的事情之后就躲了起來,對大臣們眼不見心不煩。
不僅如此,劉劭還是個敢做不敢當的慫貨,在弒父之后,你說他干了這件前無古人的荒唐事真的不覺得畏懼麼?
其實不是的,從他弒父之后躲起來不見人這個行為就能看出來,他其實是相當畏懼的,并且他的畏懼還分成了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對于輿論的畏懼,劉劭弒父不是一個一時興起的行為,而是準備充分的,這就表明他是知道自己在做了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之后會面臨全天下的唾罵。
因此在弒父成功之后,他躲了起來,就是不愿意面對世人的唾罵,而他身邊的人為了討好他也不會說喪氣話給他聽。
其次就是對于父親的畏懼,古人是非常相信鬼神之說的,尤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玄學空前發展的時代,人們更加相信著鬼神與報應。
因此劉劭弒父之后甚至連父親的葬禮都找借口沒有去參加,一是怕父親的亡靈會糾纏著自己,二是他心底也是有一點畏懼面對死于自己之手的父親的遺體的。
最后就是對于自己皇位的畏懼,劉劭在弒父之后就成為了全天下的眾矢之的,即使品行再敗壞的人在他面前都能算得上是好人。
他的品德受不到人們的認可,于是就必定會有同樣覬覦著皇位的人打著推翻他這個敗類的大旗來討伐他、推翻他,于是劉劭選擇了躲避這樣的討伐。
但是事實證明,即使劉劭再為自己的行為進行找補,不管是嫁禍他人、討好大臣、假裝賢明這些行為都是沒有用的,人們永遠都不會原諒他「弒父」這一項罪名。
并且在他裝模作樣了一段時間之后,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的弟弟劉駿集合了一些大臣開始討伐他這個得位不正并且不忠不孝的皇帝。
即使劉劭試圖抵抗,但是由于劉駿占據了在理的一方,因此不管他再怎麼進行抵抗,人心始終都不在他這邊,最終還是被起義軍誅殺了。
隨后,劉駿坐上了皇位,而劉劭這當了短短幾個月的皇帝在死后甚至不被史官們承認,別說廟號了,連謚號都沒有一個,尸首直接被扔進了江里了事。
劉劭弒父的后果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想必人們會不解:劉劭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去弒父呢?他的父親劉義隆到底是做了什麼不可饒恕的事情讓劉劭這麼恨自己的親生父親?
答案相當令人惱火,劉義隆什麼都沒有做,甚至還對劉劭非常寵愛!劉劭只是個不值得被疼愛的白眼狼而已。
劉劭的身世也是相當有戲劇性的,他誕生于劉義隆繼位初年,這本來是一件喜事,問題就在于當時劉義隆還在為父親的去世服喪。
在服喪期有了一個孩子就表明劉義隆祭奠父親的心不誠,那當然是相當荒唐的,于是劉劭就這樣在宮中被藏了三年才對外公布他的存在。
金尊玉貴的長子小小年紀就受到了這樣委屈的待遇,劉義隆對他當然也是非常愧疚的,而劉劭小時候又聰慧過人,讓帶著愧疚的劉義隆更加疼愛他。
于是在劉劭六歲的時候,劉義隆就將劉劭立為了太子,以此來向人們表示劉劭尊貴的地位,并向孩子進行彌補。
劉義隆對劉劭的寵愛程度甚至超過了禮法的規定,他將布置在太子東宮的侍衛兵力安排得甚至比他自己的還要多,達到了上萬人的夸張程度。
不僅如此,他對劉劭的要求也盡量百依百順,于是在這樣的溺愛之下,劉劭越長越歪,行為逐漸變得荒唐了起來。
劉義隆有一個寵妃潘淑妃,但是袁皇后因為嫉妒潘淑妃受寵最后病死了,于是劉劭就非常記恨潘淑妃和他的兒子劉濬。
但是劉濬也非常有野心,他深知與劉劭交惡對自己沒有好處,于是便想方設法討好劉劭,最終兩人竟然成為了死黨。
當時有一個叫做嚴道育的女巫被牽連進了監獄,他們兩人聽說了嚴道育的法術非常靈驗之后就見到了她,然后討要了一種巫蠱之術,回去之后用玉做了劉義隆的人偶,詛咒劉義隆早死。
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因為劉劭的行為越來越荒唐,于是劉義隆就批評了他幾句,結果沒想到從小嬌生慣養的劉劭竟然就恨上父親了,想要咒父親趕緊死。
看見了吧,劉劭就是這麼白眼狼,但是這件事很快就敗露了,讓劉義隆非常生氣,但是畢竟是是親生骨肉,于是沒有過多懲罰劉劭和劉濬。
但是他們兩人還是不罷休,這之后又暗中找到了巫女嚴道育,想要故技重施,但是這次被人提前告密給了劉義隆。
劉義隆得知這件事之后極為失望,于是就想要廢黜劉劭的太子之位、賜死劉濬,但是他這個打算無意中透露給了潘淑妃,于是潘淑妃就告訴了兒子劉濬這個消息。
劉劭知道后相當驚恐,于是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反正都要被父親處置,于是就謀劃進行了造反,先下手為強,在造反的同時將父親弒殺。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通過弒父坐上皇位的人,劉劭必然「名垂青史」,但是人們從劉義隆對待兒子的態度上,人們也能學到不少教子的經驗。
為人父母寵愛孩子并沒有錯,但是寵愛也要有一個界限,如果超過了這個界限又沒有對孩子好好引導的話,最終只會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