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瞻是雍正帝的幼子,序齒第六。出生的時候,雍正已經56歲了,已經子孫滿堂了。對于這個小兒子的到來,給雍正爺人生最后三年時光中也增添了更多的快樂時刻。乾隆三年,康熙的十七子允禮去世,但是膝下沒有兒子。如果沒有弘字輩來作為嗣子,意味著允禮就沒有后世子孫,更為關鍵的是果親王的爵位就沒有人承襲了。
那麼,此時的乾隆爺肯定會把這個機會留給自己家里的兄弟。如果留給兒子的話就差輩了,正好此時的弘瞻才6歲,正好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弘瞻就奉旨過繼給十七叔為嗣子,承襲了爵位。
永瑹是弘瞻的嫡長子,弘瞻在1765年就去世了,那麼永瑹就承襲了爵位,依然是多羅郡王。
次子是永燦,乾隆朝先授予頭等侍衛,後來被封為了頭等鎮國將軍。但是在嘉慶五年的時候,因為生病告退了鎮國將軍。永納是弘瞻的第三子,只可惜到6歲的時候就夭折了,沒有長大成人,自然就沒有子嗣和爵位。
1.愛新覺羅綿從(1772-1791年)
綿從是弘瞻的長孫,父親永瑹去世后,第二年正式承襲爵位,遞減為多羅貝勒。只可惜,襲爵后第二年下半年就去世了,年僅20歲。擁有貝勒爵位僅僅只有9個月的時間,就去世了。
2.未有名(1776-1777年)
永瑹次子,只可惜活到兩歲就夭折了,無嗣。
3.未有名(1777-1781年)
他是永瑹的第三子,活到了5歲夭折。
4.愛新覺羅綿彾(1786-1790年)
比起前面兩位哥哥,他是有名字載入到愛新覺羅宗譜的。活到了5歲夭折,并沒有其他的記錄。
5.愛新覺羅綿律(1775-1832年)
綿律是永瑹的承嗣子。雖然長子綿從承襲了爵位,但是20歲不到就去世了,意味著弘瞻這一支的世系和爵位是無法世襲下去。那麼,讓永燦的長子來過繼給永瑹為嗣子,然后承襲爵位。
乾隆五十六年,奉旨過繼給永瑹為承嗣子,然后直接承襲了多羅貝勒爵位。
嘉慶十一年,因緣事導致貝勒爵位被革退了。
直到嘉慶十六年,綿律才有資格被授予四等侍衛。
不過,到了道光八年,按照四等侍衛的品級來退休,然而爵位依然是沒有被朝廷恢復。
道光十一年,58歲的綿律去世。
6.愛新覺羅綿行(1777-1778年)
綿行是永燦的次子,只可惜活到了2歲也夭折了。
7.愛新覺羅綿侗(1783-1833年)
綿侗是永燦的第三子,也是承襲固山貝子爵位的一位。
本來爵位世襲是在弘瞻長子這一支,結果子嗣全部去世了,讓次子永燦這一支來承襲。結果綿律因緣事被革掉了爵位。接下來,就讓綿律的弟弟來承襲,只可惜這一次遞減了以后,承襲為固山貝子爵位。
起初,綿侗還沒有承襲爵位之前,在嘉慶元年被授予了七品官。如果沒有爵位的話,估計要從微末小吏開始干起。
十年后,有機會承襲到爵位,而且是固山貝子,應該說是很不錯的爵位等級了。
嘉慶十二年,奉旨前往東陵擔任守陵大臣。
一般守陵的大臣一任就是三年。
因此,嘉慶十五年,守陵滿三年的綿侗回到了京城。後來,并沒有授予其他的官職。
直到道光十三年去世,享年50歲。
8.愛新覺羅綿佌(1800-1834年)
綿佌是弘瞻綿字輩孫子中最小的一位。雖然也活到了35歲,但是好處全部讓自己的兄弟占到了,自己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道光十四年去世,年僅35歲。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