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周星馳喜劇電影的朋友,一定對唐伯虎不陌生。藝術作品中的他春風得意、才華橫溢,但真實的他,生活比電影更曲折。
唐寅,字伯虎、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成化六年(1470年)生于南直隸蘇州府。唐家以經營酒館為生,唐父望子成龍,對他要求頗高。
唐伯虎自幼博覽全書,再加上天賦異稟,不到十歲就是遠近聞名的「小才子」了。13歲時,唐伯虎與文徵明結識,兩人一起讀書寫字。
這一對比更顯出唐的聰慧,文徵明總是背誦不過的詩文,他看過一遍就能誦讀。16歲時,唐伯虎中蘇州府試第一,后又中鄉試第一。可惜的是,因為卷入科舉舞弊案,唐伯虎注定無緣功名。
從此以后,唐伯虎失去了進取心,終生與詩詞書畫為伴。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一決定也讓中國藝術史多了一位全才和奇才。
「江南四大才子」中,唐伯虎是書法天賦最高、行書成就也最高的一位。明代以后的文人墨客爭相收藏他的作品,能得到只字片紙都會當成「傳家寶」。
時至今日,唐伯虎的真跡在拍賣市場上都是「頂流」。相傳前些年,他的國畫《廬山觀瀑圖》在紐約拍出5億美元天價,折合人民幣超過30億。
而他的書法估價更高,美國普林斯頓博物館的《落花詩冊》被拍賣師估值13億美金,折合人民幣接近100億。
唐伯虎一生多次書寫《落花詩》,國內蘇州博物館還有一卷,而這一卷不論是尺幅還是字數,都是最完備的。
此作縱27厘米、橫945厘米,共214行、1600余字,單字大小約3厘米,看過這件作品的網友和專家稱贊它是「500年來最美行書」「才子書法的典范」。
唐伯虎書法功力深厚,從晉唐宋元諸家汲取筆法,從這件作品中能看到王羲之、李邕、米芾、趙孟頫的風采。《落花詩冊》落筆干脆爽利,書寫動作豐富。
或藏鋒、或露鋒、或中鋒、或側鋒,衄挫調轉靈動自然。筆畫剛健有力、姿態婀娜,橫豎撇捺、鉤挑轉折各盡其態,提按頓挫、粗細對比、濃淡虛實毫無雷同。
中宮緊實、外部開闊,既有布白,又不疏離。重心穩實,左右高低錯落,結字平和端莊中也有欹側,如橫畫的傾斜、上下之間的收放等。
章法呼應有序、字與字間疏密得宜,起收筆銜接到位,一氣呵成。《落花詩冊》不論是章法、墨法還是字法、結構,處處到位,韻味高雅醇正,是學習行書技巧、提升審美水準的必臨字帖。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