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是中國歷史中被認定為亂臣賊子的一位人物,其人出身名門,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是她的姑姑,家族中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過大司馬一職,在自己家族勢力的關照下,王莽從政后職位越來越高,也擔任過大司馬的職位,可謂是位高權重。
後來,他通過權謀手段結黨營私,拉攏權貴,控制朝政,他的爵位越來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個人野心也急劇膨脹,走上了漢朝外戚專權的老路。當他權力穩固后,便利用「讖語」蠱惑人心,并篡得了漢朝天下,自己做起了皇帝,改國號為新。
不過好景不長,因為王莽的新政,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引得社會各階層大為不滿,再加上全國各地自然災害不斷,引起了農民起義,社會暴動。在他的統治下,國家烽煙四起,他本人也身首異處,隨后新朝不復存在,後來的王朝繼任者繼續了漢朝的國號,延續了漢代的國祚。
但令人揣摩不透的是,王莽的頭顱在后世王朝竟然收藏了長達272年之久,發生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在中國封建王朝時代,國家都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作為當權者,最害怕的就是失去皇位的寶座。而王莽在身首異處以后,繼任者依然打著漢家的旗號,他們當然痛恨王莽這樣的篡位者,為了維護自己正統的存在,勢必會將王莽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就連他的頭顱也要保存下來,警醒后世歷代君主,一定要引以為戒,「以防后世再出現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王莽。」
同時,王莽的外戚出身給他上位奠定了一定的政治基礎,所以保留其頭顱,也是在警示王朝中的那些世家大族,還有外戚們。震懾他們謀權篡位沒有什麼好下場,「天命所眷顧的是漢室,」而不是其他家族,如有反意,一定會遭到惡果。
最后,當時的統治者認為,利用王莽的頭顱可以震懾其他不懷好意之人,這樣才可以國泰民安,海內生平,就這樣王莽的人頭繼續保留在宮中,這一保留就是272年。272年以后也就是晉朝晉惠帝元康五年,洛陽發生大火,這場大火燒毀了很多房屋,也把王莽的頭顱給焚毀了,這之后,頭顱便不知所蹤。雖然頭顱已經不見,但是王莽作為一種「亂臣賊子的符號,」卻一直留存至今。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