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挑戰賽#
導語:說到奕詳,可能大家對這位宗室大臣基本上沒有印象。但是他的父親是嘉慶帝的第五子綿愉,被封為了和碩親王爵位。綿愉膝下共有6子,奕詳是第五子,前三個兒子都早年夭折,第四子是奕詢。從序齒上,奕詳是排在次子的位置。
綿愉出生于1814年,此時父皇嘉慶已經55歲了,屬于老來得子。
綿愉的生母是恭順皇貴妃,與他同一個生母的還有嘉慶的第八女和第九女。只不過,這兩個女兒出生的時候也早年夭折了。
道光帝綿寧是綿愉的長兄,但是年齡相差32歲。因此,道光即位之時,綿愉還是一個7歲的孩子。此時,皇兄也是把他當成兒子一樣養著,先直接晉封為多羅郡王爵位,接下來讓他進入上書房里面讀書,與道光的皇子們共同讀書。
大家都知道道光的長子奕緯比綿愉還要大6歲,兩個人從小就一起在上書房讀書。
道光十九年,26歲的綿愉被晉升為親王爵,賞親王雙俸。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綿愉被皇侄咸豐任命為大將軍,然后與僧格林沁一起督辦剿滅事務,綿愉負責拱衛京師的安全。
1865年,綿愉去世,享年52歲。
二:奕詳出生后,因父親功勞享受皇子待遇。
奕詳出生于1849年,也是道光晚年了。
他的外公是桂良,桂良還有一個女婿就是恭親王,雖然是與奕詳同輩分,但是奕詳還是要喊他一聲姨夫。
咸豐即位后,憑借著他父親對朝廷的功勞,因此先賞賜奕詳寶石頂戴,然后還特旨讓他進入尚書房讀書,享受到皇子的待遇。第二年,又賞賜佩戴雙眼花翎。
咸豐十年,奕詳被晉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
三:同治承襲多羅郡王,后加封為親王爵位。
奕詳是宗室大臣。
同治帝即位后,本年直接賞賜給他三眼花翎,這在清朝也是少見的。
同治三年,奕詳開始被授予爵位,先授予奉恩鎮國公。在這一年的年底,他的父親綿愉去世后,他承襲了多羅郡王的爵位,并且賞給了全部的俸祿,也就是按照百分百來發放。
同治四年,奕詳擔任朝廷的官職,賞給了內廷行走。三年后,開始讓他管理武英殿的事務。
同治十一年,他在朝廷辦差得力,得到了同治和慈禧太后的肯定,不過其中也有姨父恭親王的作用在其中,因此直接賞賜了親王銜。
四:光緒朝啟用擔任多個宗室要職,后晉升為內大臣。
1879年,31歲的奕詳開始擔任鑲紅旗漢軍都統。1881年,授予鑲紅旗總族長職位。
四年后,奕詳又擔任了鑲白旗滿洲都統。第二年,直接授予了內大臣的職務。
只可惜,在光緒12年就去世了,享年僅僅只有38歲。
五:奕詳家族世系。
祖父:愛新覺羅永琰(1760-1820年)嘉慶皇帝。
父親:愛新覺羅綿愉(1814-1865年)道光朝被封親王爵位,咸豐朝擔任征剿大將軍,對抗太平軍。
長兄:未有名(1835-1835年)當年夭折,無嗣。
二哥:未有名(1838-1838年)當年夭折,無嗣。
三哥:愛新覺羅奕誠(1845-1847年)三歲夭折,無爵位,無嗣子。
四哥:愛新覺羅奕詢(1849-1871年)奉恩鎮國公,未擔任朝廷實職。
本人:愛新覺羅奕詳(1849-1886年)親王銜多羅郡王,咸豐到光緒朝都受到重用。
六弟:愛新覺羅奕謨(1850-1905年)貝勒銜固山貝子,官至領侍衛內大臣。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