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過數千年的孕育發展,不僅在國內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于世界文化的影響也是極其大的。在5000年的歷史文化中,美食文化同樣占據重要的地位。民以食為天,所以吃也是古今人類一大重要事。比如蘇東坡與東坡肉,蘇東坡將別人給他的豬肉做成美食,送給西湖的百姓們品嘗,而后人們便將蘇東坡發明的做法所做的豬肉稱為「東坡肉」。
在那些古代達官顯貴或文人墨客的墓穴中常會備上美味佳肴,所以在現代考古挖掘中常會看到這些墓穴中有美食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代的更迭更是頻繁,所以很多美食的制作技巧沒有流傳下來,以至于我國的飲食文化還存在缺失。但通過在發掘古墓時所考察到的關于飲食的記載也有不少。
河北出土遼代古墓,發現一桌千年前吃剩下的飯菜,古人原來就吃這些東西。這座墓位于河北張家口,上個世紀90年代,有村民在務農時看到一奇怪的現象,因為當地也有一座遼代名臣的墓,所以人們就很好奇并且將這兩者聯系在一起,猜測在出現奇怪現象的地方有古墓。于是當地人就將情況上報,經過勘察挖掘,發現下面有數十座墓地,全都屬于遼代。
這些古墓有被盜過的可能,每座墓上都有精美絕倫的壁畫,并且都保存完整,即便是經歷千年壁畫上的人和物都活靈活現。我國古代對喪葬文化十分重視,尤其是陪葬品,通過對墓地的進一步勘察挖掘,出土了許多隨葬品。這座古墓的主人叫張文藻,他所處的時代為遼代,而他的墓地也是專家們最看重的古墓。
張文藻的墓室分為兩個部分,看起來非常宏偉壯大。
推開墓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并不是許多珍寶玩物,而是一桌凌亂的酒席,依稀可見還有很多食物的殘渣,所以說大家都覺得這座古墓很奇特。仿佛是有人剛用餐完畢,還來不及收拾。張文藻的墓穴還算比較完整,在他的前墓墻壁上,所描繪的畫應該是他生前與家人生活的場景,雖然陪葬品很少,但絕對不是因為被盜了,經過專家們的勘察,沒有發現任何盜墓的跡象。這就是墓室中那一桌沒有吃完的飯菜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的原因。面對這一桌酒席,人們或許很好奇,古代的人餐桌上都有什麼?根據考古學家給出的資料,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糕點、果品一類,即便是許多食物殘渣都已經霉變,但還是能夠分辨得出,與現代所食的東西沒多大差別。
而保存比較完整的是整桌食物中的板栗殘渣,因為板栗本身果殼就比較堅硬,所以很難變質,而且還可以就此推算出他們食用的數量。
由于張文藻本身信奉佛教,所以里面的飯菜都是素食,然而讓考古學家震驚的是里面竟然發現了葡萄,這樣的發現比發現里面的珍寶玩物價值更大。在墓穴當中發現了大量的葡萄,這無疑是對河北地區葡萄發展的歷史提供了有利的佐證, 并且意義深遠。可以透過這些葡萄殘渣,推斷出葡萄出現的時間,以及國家之間文化經濟交流的時間點,對于我國的歷史文化發展研究也是有幫助的。不僅如此,墓穴中還發現了一些葡萄酒,據此可以得出早在千年以前,葡萄酒就已進入人們的生活。
河北地區也盛產葡萄酒,所以這葡萄酒的出現更加證實了當地在葡萄酒方面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填補了河北地區這方面的歷史空白。在古代,食物保鮮能力低下,并且交通也是簡單地依靠馬拉車來出行,所以可以猜測這些容易變質的葡萄不可能是從國外運輸進來的。
那麼人們就可以推測,在遼代時期的張家口就已經可以種植葡萄。中華文化還有許多沒有人發現的地方,透過發掘出來的,每一個都可以說成是奇跡。然而,不禁讓人們惋惜的是,仍有許多優秀的發明以及歷史文化,沒有能夠被良好地傳承下來。在古代,人們都能創造出許多奇跡,那麼在科技逐漸發達的現代,人們依然不能落后。
參考資料:
《麗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