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年,93歲的蘇麻喇姑逝世,51歲的康熙以嬪禮規格為其治喪。為了見她最后一面,康熙下旨停靈14天,還將她的靈柩和孝莊太后放在一起。
蘇麻喇姑,原名蘇沫兒,在科爾沁一個貧窮的家庭出生,後來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上,給貝勒寨桑的二女兒布木布泰(孝莊太后)當侍女。
1625年,12歲的孝莊,在姑姑的撮合下,和34歲的皇太極成婚,蘇沫兒作為貼身侍女,也陪嫁到盛京。
表面上看,蘇沫兒是孝莊的侍女,但實際上,她是孝莊的得力助手。她十幾歲就跟著孝莊,兩人情同手足,形影不離,可以說她是孝莊的閨蜜和姐妹。
在清宮,蘇沫兒陪著孝莊學習,憑借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既掌握了滿語,寫得一手漂亮的字,還提高了整體文化素養,以致後來能擔任康熙的啟蒙老師。
在孝莊身邊,飲食起居、屋里屋外的事,她都處置妥當。孝莊很信任她,經常把重要的事情交給她。
當時,朝堂上需要物色人員來制作冠服,孝莊就推薦蘇沫兒參與其中。
蘇沫兒擅長女紅,她根據朝廷的要求,吸收滿、蒙、漢等北方各族服飾的優點,出色地完成了服裝設計的任務。
皇太極駕崩后,沒有確立誰是繼承人,沒多久,多爾袞就掌握大權。
此時,孝莊派蘇沫兒去游說多爾袞,建議多爾袞放棄皇位,讓孝莊6歲的兒子福臨(順治皇帝)繼位,因為他不會威脅到多爾袞的實力。
在順治繼位后,多爾袞又通過一些手段,很快獨攬大權,年幼的順治成了擺設。而且,為了更好地操控順治,多爾袞規定:孝莊和福臨母 子二人,每個月只能見一次面。
但年幼的順治皇帝,需要母后的指導。于是,蘇沫兒就以婢女的身份,經常探望并照顧順治皇帝,而且,她還擔任孝莊和順治之間的秘密聯絡任務。
這項任務難度高,而且又性命之憂,但蘇沫兒憑借自己的膽識和機智,每次都能順利完成孝莊吩咐的事情。
1654年,玄燁出生(康熙皇帝),但他的生母佟佳氏不得寵,因此順治皇帝并不重視這個兒子。但玄燁小時候勤奮好學,孝莊非常喜歡他,就命蘇麻喇姑照料他,并教他寫字。
當時,清宮流行天花,凡是沒有出過天花的皇子,都要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燁也在其中。這期間,為了按照孝莊的要求教導玄燁,蘇沫兒每天騎馬往返于慈寧宮和玄燁的住所。
後來,康熙感染天花傳染病,這個病在當時是不治之癥,無藥可治,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此時,是蘇沫兒給予他母愛關懷和無微不至的照顧,才使他熬了過來。
康熙曾說:「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母護視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這里的「保母」就是指蘇沫兒。
對康熙來說,蘇沫兒是個很重要的人,所以他稱蘇沫兒為「額涅」(母親)。
後來,康熙因為出過天花,自身具有免疫力,所以被順治帝選為繼承人。
1687年,75歲的孝莊去世,蘇沫兒深受打擊,畢竟她陪伴了孝莊60多年,兩個人早已情同姐妹。蘇沫兒意志消沉,想絕食殉葬。
康熙知道后,為了轉移她悲傷的情緒,打消她殉葬的想法,決定把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蘇沫兒撫養。按清宮規定,只有嬪以上的地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這說明康熙十分重視蘇沫兒。
蘇沫兒在后宮待了幾十年,早已深諳生存之道,也清楚宮廷斗爭的殘酷性。在蘇沫兒的撫養下,胤祹為人踏實,生性豁達,從不做無謂的覬覦。
康熙晚年,諸皇子陷入儲位之爭,大多皇子非死即傷,只有胤祹毫發無傷,全身而退。
雍正繼位后,胤祹不但沒有遭受排擠,反而一路高升,以79歲高齡壽終正寢,這與蘇沫兒的悉心教導有著密切的關系。
1705年,蘇沫兒去世,康熙以嬪禮規格為其辦理喪事,而且幾乎所有的皇子都參加了出殯儀式,這在清朝歷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