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狀元及第」的說法,而每年的大學聯考結束,各省份也習慣性地將文理科第一名稱為「狀元」。
以至于許多人對狀元產生了誤解,甚至覺得古代的「狀元」可等同于今天的「清北學子」,這樣的片面認知若是讓中國歷史上的649位狀元聽到恐怕要氣得要掀起棺材板。
沒錯,在我國長達一千四百多年的科舉歷史中,僅僅誕生了649位狀元郎,其中還包括了太平天國、大西國等不被讀書人承認的政權,以及大遼、西夏、金朝等少數民族政權。
如此看來,古代狀元的含金量是當今大學聯考奪魁所不能比擬的,而在這寥若晨星的狀元中,卻有著一位極其特殊的「布衣狀元」——駱成驤。
其特殊之處不只因為出身貧寒、為官清廉,更要緊的是,他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的殿試中本來是第三名探花,但是卻被光緒帝破格欽點為狀元。
而駱成驤也成為四川省在整個清王朝統治階段里走出的唯一一位狀元。
事實上,四川省歷史上一共誕生過20位狀元,只不過到了明清兩朝,巴蜀境內人才凋敝,明朝與清朝只各出了一位狀元。
而與明朝的狀元楊慎這位著名的大才子相比,清朝狀元駱成驤顯得不為人知,這也與其所處時代背景的特殊和處事風格密切相關。
首先,駱成驤狀元及第的光緒二十一年就極其特殊,在這一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從此失去了台灣島、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
也是在這一年,同為應屆考生的康有為向光緒帝進行了第三、第四次上書,這是此前「公車上書」的后續,也是康有為仕途的開始。
事實上,當時坊間盛傳光緒二十一年的狀元很有可能是康有為,因為康有為與當時的副考官李若農是同鄉,而且康有為當時名聲大振,被許多人看好。
然而光緒帝之所以看中了駱成驤的試卷,卻只因為駱成驤在策論卷首的八個大字。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沒錯,正是這八個字讓當時年輕氣盛的光緒皇帝為之動容,畢竟作為清王朝的繼往開來者,光緒帝也曾想過效法先祖,怎奈清王朝氣數將盡,在內外凋敝的情況下成為了眾矢之的。
因此當光緒帝看到駱成驤所寫的策論時,內心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當即便決定欽點駱成驤為殿試頭名。
事實上,在當科主考官徐桐的擬定排名中,駱成驤僅能位列第三名,原因倒不是徐桐有徇私傾向,而是駱成驤雖然文章寫得好,但是毛筆字卻不算出類拔萃。
要知道在古代科舉考試中,一位考生字寫得漂不漂亮,可是直接關系到能否被考官相中,甚至像駱成驤一樣,影響最終的殿試排名。
只能說駱成驤的策論答卷恰逢其時,而二十出頭的光緒帝正是一腔熱血、急于用人之際,所以駱成驤成為了自清朝開國以來四川省的第一位狀元,也是唯一一位。
在此之后,駱成驤歷任陜西提學使、京師大學堂首席提調等要職,而由于其本人出身貧寒,故駱成驤在其為官的三十年中,始終保持著節儉清廉的做官原則,并被時人稱為「布衣狀元」。
而駱成驤最為后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其一生都熱衷于教育事業,其名言——
「天下無如吃飯難,世上唯有讀書高」,更是深刻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清末學子。連梁啟超都戲稱其為「狀元公有教書癮」,聶榮臻元帥更是稱贊他在四川成都等地興辦高等學堂的先驅做法。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駱成驤曾歷任四川高等學校、成都高等師范學校、桂林法政學校的校長,其中四川高等學校便是如今四川大學的前身。
而且駱成驤在多次任教期間,都曾向所在的學府籌款捐資,尤其是在四川高等學校時,更是將友人陳宦所贈予的四千元費用撥給了學校,用于改善學生的住宿環境。
而駱成驤本人卻長時間家徒四壁,甚至到了廚灶屢空的境地,這也是其被稱為「窮狀元」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駱成驤雖然是個不折不扣的文狀元,卻熱衷于講武,尤其是樂于在其所任教的高等學府內宣傳
「強國強種」等體育運動。這與駱成驤所處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系,畢竟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屢次敲開了清政府的國門,駱成驤雖然世代是讀書人,但是在慘痛的現實面前,他卻能夠適時改變自己的思想,并且盡其所能的影響他人。
「監陣肉搏之術,不得不講。」
正如駱成驤所言,在當時內憂外患的形勢下,講武強身同學習救國一樣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其子駱鳳麟自德國求學歸來后,這位狀元郎更加堅定了講武強國的思想。
于是不久后,駱成驤擔任了成都當地一家武士會的會長,更是親自出資在今天成都市人民公園的位置修建了建國術館,成功地在四川境內掀起了一股習武強身之熱潮。
只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1926年,駱成驤在參加四川軍閥劉成勛所舉辦的文官考試活動途中,不幸病逝,享年僅61歲。
回首駱成驤這位狀元郎的一生,從公車上書到戊戌變法,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在這些風云際會的歷史片段中,駱成驤能夠堅持自己潔身自好的本性,并積極投入到時代的變革之中,可謂是文武兼備、育才立德。
只不過鮮有人知,駱成驤在出生后不久由于家里貧困,原生父母便將其過繼給駱姓人家,在如此苦難重重的童年下長大的駱成驤,竟能夠成為光緒二十一年的狀元郎,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與艱辛可想而知。
因此對于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后人不應僅抓住其八股文、讀死書這些糟粕不放,而應該站在歷史價值觀的角度去辯證思考,諸如駱成驤這樣的「布衣狀元」,恰恰是科舉制度存在合理性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