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發現的殷商甲骨文來看,關于羌人的記載非常之多。不過這些記載似乎并不友好,尤其是到商朝中后期,文中記載只要抓住了羌人都會處以極刑。
「辛亥卜,犬延以羌用于大甲。」
這段記載比較難懂,歷史研究者仔細研究推敲之后才明白,這段話的意思是商朝每逢祭祀都用人祭,也就是活人祭祀。而人祭的對象基本上用的都是羌人。
「活祭」,簡單的兩個字卻讓人不寒而栗。作為世界十大恐怖習俗之一,但凡被活祭的人,要麼被肢解,要麼被焚燒,斬首、刺喉、腰斬等都算是最輕的,基本上都是極刑。
還記得《盜墓筆記》的提過的「人頭陶罐」嗎,這種形式就是活祭的一種,非常可怕恐怖。
如果按照這個記載來看,商朝都用羌人來活祭,而且都是處以極刑。當然,除了祭祀時都用羌人,商朝還經常攻打羌人,如果抓到了羌人俘虜絕不留活,都用極刑處死。
《詩殷武》記載:
「自彼氐羌,更以地下契文證之。」
那麼羌人到底做了什麼事情,會讓商朝使用如此非常的手段方可解恨?
其實成湯建立商朝之后,包括羌人在內的周邊各部落,都會朝貢商朝。史書的原話是:
「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只不過到了商朝中后期,商朝對羌人的態度才出現改變。可惜的是,由于殷商時期的史書保留較少,從文獻中很難找出商朝改變態度的原因。好在近代考古發掘越來越發達,許多塵封的歷史謎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考古人員發現,商朝建立之初,羌人的地盤很少,可在商朝的庇護之下,羌人逐漸強大,其勢力范圍逐漸囊括了今青海、甘肅以及河南等地。
換句話說,羌人的觸角已經伸向了殷商的領地。不僅如此,羌人還在快吸納周圍的中小型部落,使其成為了西北地區一個非常龐大的游牧民族。
人心不足蛇吞象,看著旁邊偌大領土的商朝,羌人開啟了瘋狂的試探。
另一邊,商朝四處征戰,因此商朝的國土面積忽大忽小,版圖很不穩定,時不時還要遷都。如此一來,許多小部落的利益受到了影響。
商朝自恃強大,根本不理睬這些小部落,最終使得這些部落被羌人吸收。這麼多的勢力融合到了一起,逐漸就和商朝走到了對立面.
古人說驕兵必敗,起初商朝認為羌人人少且裝備參差不齊,拿下羌人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強大的商朝真的對戰羌人之后卻吃了大虧。
羌人是一個游牧民族,平時分散居住,遇到強敵時則可以迅速集合給予強有力的反擊。另外羌人的武器并不差,尤其是騎兵的優勢明顯。再加上如今的羌人已經吸收了許多小部落,大戰開始之后,這些小部落可以從四面八方騷擾商朝,讓其痛苦不堪。
一個曾經俯首稱臣的人,如今卻成為了自己的對手,這樣的事情誰也忍受不了。商朝開啟了殘酷的殺戮模式,之后只要遇到羌人就殺,甚至還處以極刑。
不過古代各國相互攻擊乃正常之事,也不至于如此狠毒。直到殷墟遺址的發掘,才發現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
1928年殷墟遺址發掘時發現了許多祭祀坑,這些坑中除了羌人的殘骸,還發現了一些卜辭。卜辭記載,起初因為北方天氣寒冷的時候,迫于生計羌人就會攻擊商朝。可嘗到甜頭之后,羌人越發貪婪總想著占領中原。
如此看來,羌人和後來的匈奴以及突厥一樣,總想著稱霸中土,時不時還燒殺搶掠,這才引起了商朝的仇恨。而商朝本身屬于奴隸制,統治手段也比較血腥,因此才會使用極刑來宣泄心中的憤怒。
其實這也怪不得羌人貪婪,殷商中后期正在經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小冰河時代。天氣寒冷的程度如果參照明朝時期的小冰河,那可以連廣東地區都要千里飄雪的存在。
如此寒冷的天氣,羌人已經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想要尋找一塊暖和的土地生存也有情可原。所以等到武王伐紂的時候,羌人積極參加,最終推翻了商朝。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