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弘晝是雍正膝下第五子,生前被封為和親王,但是他是歷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爺。當雍正即位后,第三子弘時和第四子弘歷有著小股奪嫡時,他卻毫不關心,也沒有心思去參與,一門心思就想著去做好一位合格的閑散王爺。
那麼,說到弘晝的后世中,只有載崇、溥良、毓隆、溥興等,都在清朝末年是重要的朝廷人物。今天就說一說弘晝的玄孫載崇。
1.天祖父:愛新覺羅胤禛(1678-1735年)康熙第四子,康熙朝被封為雍親王,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2.高祖父:愛新覺羅弘晝(1712-1770年)雍正第五子,雍正朝晉封為和碩親王,乾隆朝升任為議政大臣。
3.曾祖父:愛新覺羅永璧(1733-1772年) 紅軸第二子雍正見過的皇孫之一,先封為不入八分輔國公,還賞賜了乾清門行走,後來承襲了和碩多羅郡王的爵位。
4.祖父:愛新覺羅綿循(1758-1817年)永璧第四子,18歲承襲多羅郡王爵位。奉旨管理過正藍旗覺羅學事務。
5.父親:愛新覺羅奕亨(1783-1832年)嘉慶朝初封頭等輔國將軍,并且還授予了頭等侍衛。後來承襲了多羅貝勒爵位,并未任實職。
6.本人:愛新覺羅載崇(1826-1876年)奕亨第五子,咸豐朝授予從二品內閣學士,并兼任禮部侍郎。奉旨分管過較多的宗室要職。
載崇出生于1826年,也就是道光六年。此時,他的父親奕亨已經44歲了,但是奕亨比族叔就小一歲,後來給載崇這個族孫在25歲的時候,授予了一等輔國將軍。不僅如此,後來還授予了散秩大臣。比普通的宗室成員要稍微好一點,至少在爵位上要高一點了。
載崇是咸豐的族侄,但是比皇叔要大5歲。因此,當咸豐即位后,開始對這位侄子進行啟用。剛開始,按照用人的習慣,宗室成員還是要先在宗人府里面擔任相應的職務。
咸豐四年,賞賜乾清門行走,這在皇族乃至宗室中是少有的待遇。
咸豐七年,授予載崇內閣學士,并且兼任禮部侍郎,官居從二品,享受二品大員的待遇。
咸豐八年開始,既然有禮部的任職經歷,因此咸豐開始讓載崇進入到宗室中任職。先后擔任了正白旗漢軍副都統、鑲紅旗漢軍副都統。
在這一年,還授予載崇鑾儀衛鑾儀使,這是正二品京城武職。接下來,就直接讓他署理右翼總兵。
咸豐九年,授予吏部右侍郎實職。後來依然任正白旗漢軍統領。
同治朝之后,只任過鑲黃旗蒙古副都統和正紅旗滿洲副都統。
後來,光緒2年去世,享年50歲。
長子:溥善(1853-卒年不詳),承襲奉國將軍,光緒朝曾擔任過太常寺卿、禮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侍郎、農工商部侍郎等職務,是有名的宗室成員。
次子:溥良(1854-1921年),請求革去自己的爵位,選擇參加科舉,中了光緒朝的進士。那麼,在光緒年間擔任過詹事府詹事、江蘇學政、戶部侍郎、吏部侍郎、理藩院侍郎、廣東學政、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察哈爾都統等重要職務,堪稱宗室中的楷模。
三子:溥興(1858-1907年),考封為奉國將軍。後來在朝廷擔任過吏部主事、大理寺少卿、理藩院侍郎、火器營總管、左翼總兵、正白旗總族長、后升職為刑部尚書。
四子:溥元(生卒年不詳)早年夭折,無爵位,無嗣。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