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挑戰賽#
導語:大家都知道,康熙皇九子和皇十子都是八爺黨的成員。隨著雍正帝的繼位,宣告八爺黨已經徹底失敗。因此,他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懲罰。
其中,皇九子允禟在雍正元年被派往西寧軍中效力,后遭到了朝廷大臣的彈劾被奪走爵位。那麼,允禟膝下共有八個兒子,後來在雍正和乾隆朝到底過得怎麼樣?其結局好不好呢?今天一起來探索一下皇九子允禟的后世子孫。
弘晸(1706-1787年),他是康熙皇孫中壽命排名第二的,第一當然是乾隆皇帝。弘晸活到了82歲,只不過其中有54年是在幽所中度過,主要在雍正朝受到父親的影響,此時他已經20歲了,才會受到影響。
乾隆四十三年,弘晸終于被放了出來,并不是乾隆已經忘記了這位堂兄,可能還是考慮到弘晸會給他的皇權帶來威脅。
當弘晸被放出的這一年,他已經是73歲的老人,幾乎是沒有任何勞動能力,更別提威脅皇權了。
既然如此,乾隆肯定要實行仁政,給予堂兄恩賜。直接先授予散秩大臣,十個月后,加封授予內大臣職務,享受從一品的待遇。
乾隆四十七年,晉封弘晸為不入八分輔國公,可以看出來這是乾隆已經法外施恩了。第二年,因緣事所授予的爵位還是被革掉了,繼續保持散秩大臣。乾隆四十九年,弘晸奉旨在散秩大臣上行走。
三年后,弘晸走完了一生,享年82歲。
弘晸共有一個兒子一個孫子。
兒子:愛新覺羅碩綏(1726-1752年),出生于雍正朝,26歲英年早逝,無官職,無爵位。
長孫:愛新覺羅克功(1748-1785年),乾隆朝沒有擔任職務。
弘暲的生母是郭絡羅氏,生于康熙年間,卻沒有承襲爵位,也沒有擔任官職。
膝下共有1個兒子,叫做愛新覺羅世泰(1741-1800),活到了60歲,生母是遼人。
弘相出生于1710年,比乾隆年長一歲,只可惜他青年時期都在雍正年間,畢竟此時是皇九子這一支被懲罰的期間,因此弘相就算有再多的才能,也沒有辦法能夠發揮出來。
1739年,30歲的弘相就去世了。雖然乾隆已經即位,但是還沒有給這些皇叔家進行翻身,因此弘相沒有擔任過官職就去世了。
弘曠出生于1711年,與乾隆是同一年出生,都屬于康熙帝的皇孫。于乾隆二年去世,享年27歲,與他的三哥弘相一樣,家族一直背負著罪名。不僅沒有爵位承襲,而且在朝廷也沒有職位擔任。
弘鼎雖然與四哥同一年出生,也與弘歷是同齡。不過,他于1782年去世,活了72歲。四哥就是因為去世的太早了。
乾隆四十三年,弘歷恢復九叔子嗣進入宗室時,他還在世。因此,不僅重新恢復了宗室的名位,而且還被授予三等侍衛。說實話,此時這不是給弘鼎實職了,而是讓他享受這個崗位的俸祿,至少有個生計。
只可惜,擔任三等侍衛僅僅五年時間,他就去世了,享年72歲。
棟喜(1719-1791年)出生于康熙年間,他膝下有五個兒子,本來應該在乾隆四十三年恢復宗室地位,授予相應的職位。但是卻沒有,主要是因為他的第三個兒子福保泰犯罪之后,被罷黜宗室,此時的棟喜也受到了影響,沒有得到封職。
1791年,73歲的棟喜去世。
允禟第七子,他是出繼的兒子。他是受到康熙關注的皇孫,在康熙六十一年,奉旨過繼給興尼雅哈為嗣子。后面,史料就沒有做詳細的介紹了。興尼雅哈到底是何許人也,估計也是愛新覺羅宗室成員。
都錫欣是允禟的第八子,但是他是乾隆四十年去世的,并沒有趕得上四十三年的恩賜,享年56歲。
1.孫子愛新覺羅永輝(1764-1838年)永輝是第五子弘鼎的第七子,乾隆四十六年被授予三等侍衛,嘉慶四年升為二等侍衛。但是在嘉慶十八年時,他因病所以將侍衛長的職務辭去了。道光年間去世,享年75歲。
2.五世孫愛新覺羅載如(1850-1895年)
載如本來是奕密的兒子,但是奕文沒有子嗣,奕密就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他作為嗣子。
載如是清朝中晚期的重臣,光緒朝才得以重用。
光緒朝,先后擔任了效力筆貼式,官居正七品。光緒十五年,授予委署主事,後來進入到宗人府里面擔任理事官。
光緒十九年,調任戶部員外郎。不過,光緒二十一年就去世了,享年46歲。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