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史上有一件作品一直存在「生死之論」,它就是《蘭亭序》,此作在唐代傳到李世民手中后就不知所蹤,因此現在傳世的大多都是拓本或摹本。
其中較為經典的就是馮承素的「神龍本」、虞世南的「虞臨本」、歐陽詢的「定武本」以及「褚摹本」,這些版本中,現在公認最精妙的就是「神龍本」。
不過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序》神韻絲毫不輸于「神龍本」,甚至比「神龍本」更能還原王羲之的瀟灑靈動之氣,乾隆也這樣認為。他曾將《蘭亭序》歷代摹本根據水平高低,刻在圓明園石柱上,世稱「蘭亭八柱」,這幅「黃絹本」的位置就位于「神龍本」之前。
那麼這幅「黃絹本」好在哪里呢?能到乾隆的青睞,首先我們從褚遂良看起,褚遂良是「初唐四大家」之一,自幼接受虞世南、歐陽詢教導。受到晉人「尚韻」思想的感染,後來幫助李世民鑒定王羲之書作,更是見到諸多真跡,追求王羲之流美生動的行筆特點,盡顯飄逸典雅之感。例如這卷《蘭亭序》就生動還原了王羲之的神髓,有著舒潤秀美之感,用筆也暗含內力,筆勢蒼勁有力,章法布局上也恪守著原版法度。
與「神龍本」相比,此作更加神采飛動,例如「舍」「含」等字,撇、捺書寫的較為瘦長,使其字呈現出飛揚灑脫之感,有著晉人的放蕩不羈之風。「神龍本」的用筆則較為厚重,如「感」的撇捺伸展幅度較大,失去傳神的感覺,但是點畫在書寫時又刻意營造出連筆牽絲,沒有原版的自然和諧之法。并且「神龍本」為「雙鉤摹本」,并非真跡傳世,行筆的節奏、氣息以及墨色的層次感難以堪透,而「黃絹本」
是實打實的真跡傳世。宋代書法家米芾曾親自鑒定為真跡,到了近代專家們也用碳—14進行過鑒定,確認此本來自1300年前,是褚遂良真跡無疑,由于寫在絹本之上。所以卷中文字較為完整,歷經千年不衰,因此「黃絹本」要比「神龍本」更加適合大家臨摹,此作卷后含有米芾、王世貞、莫是龍等諸多名家題跋。
例如米芾就曾評價曰:「其狀若岧岧奇峰之峻,英英秾秀之華,翩翩自得,如飛舉之仙。爽爽孤騫,類逸群之鶴。蕙若振和風之麗,霧露擢隊干之鮮。」近代不慎流入日本,并在日本東京博物館進行展出,後來被台灣收藏家林柏壽從日本收回,現存于台北故宮博物院之中。時常臨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王羲之的書法神韻,增強用筆的靈動感,學到豐富多彩的筆法,這樣之后在臨摹王羲之其他行書時就能更加輕松。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