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還珠格格》,讓大家都知道了乾隆帝有一個喜歡的五阿哥永琪。縱觀乾隆的十七個兒子,發現永琪算是一個出色的皇子,不僅在朝廷中地位較高,而且他還是一個聰明的人,從小就學會了三種語言,甚至對天文算法方面也是尤為精通。他在天文算法領域有很大的造詣,甚至還將其算法傳給了他的獨子綿億。
永琪出生于1741年,是乾隆帝的第五子。永琪的二哥永璉是兩朝皇帝默認的繼位人,只可惜在9歲的時候夭折了。因此,當永琪自幼聰明的勁頭得到了父皇的肯定后,漸漸的也被父皇默認為儲君,當成儲君來進行培養。
讓乾隆下定決心要立他為儲君的一次,就是1763年圓明園發生了一場火災。
如果不是永琪的話,乾隆有點不好說了。朝著大火,永琪背著父皇逃出火中,救了父皇一命,估計其他的皇子就算在場的話,都沒有這麼大的膽子。1766年1月份,父皇晉封永琪為和碩榮親王,只不過此時的他已經生病,而且越來越嚴重,連太醫都搖頭難以治好了。3月,永琪去世,享年26歲,讓父皇乾隆痛苦不已,失去了疼愛的皇子。
永琪雖然生育了6個兒子,但是有5個都早年夭折,只有第五子綿億存活下來,永琪去世的時候,他僅僅才三歲。後來,父皇將綿億帶進宮中,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來親自撫養。此時,皇十五子和皇十七子都還小,綿億就與這些小皇叔一起讀書寫字。
爵位:乾隆四十九年封為多羅貝勒,嘉慶四年晉封為多羅郡王。
嘉慶朝:
1802年,授予正紅旗蒙古都統;
1803年,賞賜內廷行走,奉旨管理上駟院事務,后再賞賜乾清門行走。
1804年,因緣事解任所任職務。
1805年,重新恢復乾清門行走,并再次掌管正紅旗。後來授予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加鑲黃旗漢軍都統。本年十一月,又因為緣事被解職了。
嘉慶十六年后,先后擔任盟長、署理鑲白旗漢軍都統,奉旨管理行營。嘉慶朝去世,享年50歲。
奕繪是綿億長子,也是永琪長孫。
嘉慶五年,2歲的奕繪被賞賜二品頂戴,可以享受待遇,起點要高一點。
嘉慶二十年,父親綿億去世,奉旨承襲多羅貝勒,還被叔祖嘉慶賞戴了三眼花翎。
道光三年開始,奕繪就開始被皇叔道光重用,先從宗人府開始,奉旨管理正紅旗覺羅學事務。
次年,奕繪娶了清朝著名的詞人,也就是顧太清,這在當時社會上的名氣是很大的,留下的佳作也相當多,至今還有留存。
道光朝,奕繪主要是管理宗人府事務,曾奉旨赴東陵祭拜自己的曾祖母。被授予鑲紅旗總族長。
道光九年,被任命為東陵守護大臣,所管理的宗人府事務解除了,前往東陵負責相關事務。
1830年以后,先是被朝廷授予內大臣,奉旨管理近支宗室婚嫁事宜。
道光18年,奕繪去世,享年40歲。
永琪曾孫,奕繪長子。
1828年,11歲的載鈞被賞戴花翎;
1838年,承襲爵位,遞減為固山貝子。
1839年,奉旨前往東陵,授予東陵守陵大臣,全權陵園事務。
1848年,調任西陵,授予西陵守陵大臣。
1851年,又調回東陵擔任守陵大臣。
1854年,升任左翼近支族長。
1857年,40歲的載鈞去世。
載釗是侍衛出身。後來,長兄去世以后,爵位主要以載釗后人為主了。
道光二十四年,載釗被封為頭等輔國將軍,并且授予了三等侍衛實職。
咸豐三年,正式授予載釗為侍衛班副班長。
同治元年,辭掉了三等侍衛職務。
光緒七年,載釗去世,享年57歲。去世后,朝廷追封為奉恩鎮國公。
溥楣本來是載釗的長子,由于長兄載鈞膝下無子,為了承襲爵位,奉旨過繼給大伯為嗣子,承襲了爵位,遞減為奉恩鎮國公。
同治朝,溥楣曾奉旨管理過右翼近支族長,同治五年,因緣事爵位被革。
那麼,後來爵位承襲就到了他的本家,也就是載釗的后人中。
同治五年,兄長的爵位被革后,溥蕓承襲為奉恩鎮國公。
溥蕓也是一個守陵大臣。
同治七年,奉旨守護東陵;同治十三年,守護西陵。
光緒十年,奉旨守護西陵,光緒十一年,上奏朝廷請求停止俸祿;光緒十年,繼續守護西陵。
光緒十八年,將守陵大臣的職務解除,但是保留了一半的俸祿,在家賦閑。
1902年,溥蕓去世,享年53歲。
毓敏是永琪的五世孫。
光緒十八年,被朝廷賞賜佩戴花翎。
光緒二十八年,父親去世后,承襲爵位,不再往下遞減,承襲為奉恩鎮國公。
民國元年去世,享年34歲。
恒煦是承嗣子,承襲了奉恩鎮國公。後來,將王府的地產和財產都奉旨繼承,作為自己的私產。後來,在新中國成立后才去世,享年68歲。他是永琪的六世孫。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