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奇趣歷史
古墓古董
野史分享站
三國歷史
名人歷史
趣味科普
民國軼事
全部
    
豆瓣「成人畫」走紅,85后畫師自述經歷,一句話破防:即使擁有糟糕的人生,也并不可恥!
2023/02/11

對不起,

一大早要給你們看點扎心的。

「你曾在生日前夕,翻遍朋友圈卻找不出一個可以共渡的‘朋友’嗎?」

「你曾為三十歲的年紀,而妥協于一段戀愛嗎?」

「你曾對父母無休止的爭吵,深感無力嗎?」

最近,小編被這組插畫,戳了心窩子。

《人間日常》系列插畫,豆瓣走紅。

平淡的畫風,

配上幾句傷痛文學,

溫柔地來上一刀,極具殺傷力。

有人曾問他:

「能畫出那麼可愛的兒童插畫,你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吧?」

他卻笑笑搖頭:

「我的童年充滿了郁悶、挫敗、毆打、責罵。」

可盡管這樣,他依然選擇在傷口上開出鮮花。

《人間日常》里,有你我的故事

#工作vs生活

他知道自己從來沒有愛上過上班,

每天起床、洗漱、通勤、工作、下班,周而復始。

雖然看似稀松平常,但早已被壓得喘不過氣。

盡管忙碌了一天,

但只有關燈躺進被窩,用棉被將自己緊緊包裹,拿出手機后的時間,

才是屬于他自己的。

他們總是說著「為了更好的生活」,

卻在不知某一刻起,生活和工作背道而馳。

他們把更好,給了工作;

他們把應付,留在生活。

「他想要一份工作,酬勞很高,從不加班,捷運上永遠有座位,公交車也總會等他,

公司附近有很多飯館,外賣好吃又營養,他和深愛的伴侶搬進寬敞的新房,一同迎接健康小孩的來到。

理想未必夠大才好,如果目標具體又現實,能不能早日換來內心的安寧?」

#父母與我們

父母也曾想守住他天真無邪的模樣。

可他終于體會到謊言與惡意,終于成為滿身鎧甲的大人。

他去面對世俗的考驗。

每每與父母通電話,總是裝作萬事順遂的樣子,

可真正懸在嘴邊想說的話,是:

「我累了,我不想待了,我想家了。」

或許他會明白嗎?

父母正在變老,最終悄悄離去。

與父母的相處,是一場一去不復返的倒計時。

「所有日子都是這樣一去不復發,

假如心里還有算是愿望的東西,就讓事件過得再慢些吧。」

#男性和女性

夢里,他可以是任何人。

留長發,穿裙子。

性別的邊界,沒有那麼絕對。

他被允許成為任何人。

成年后,她只是員工、母親、女兒、妻子。

也曾恍惚想起自己的少女時代,

一時竟分不清是遺憾多些,還是挫敗多些?

他們計劃著未來的生活,旅行、買房、結婚……

分手幾年后,想起曾經一起規劃的種種,

只是覺得,有些可惜罷了。

「很多時候,我們將就著過自己的人生,

穿上不算難看的衣服,聽著不夠喜歡的音樂,在說不上好吃的餐館吃飯,和不那麼討厭的伴侶在一起,

因為我們懶惰,我們遲疑,我們害怕改變,我們抗拒做出選擇,我們不敢面對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

卻又在夜深人靜時唏噓這一切,最后,我們都過上了折中的人生。」

#網絡帶來了什麼

被網絡沖淡了現狀的真實感,

隔著手機屏幕,他才發現人與人的距離,如此遙遠。

是你麼?那麼努力扮演成更好模樣的你。

可盡管小心翼翼,處心積慮,網絡終會將你心口的空洞越扯越大。

「我用畫筆解剖自己的傷口」

《人間日常》創作者, 李彬,85年生人。

來到人間37載有余,卻大多在嘆氣,未曾過好前半生。

從小熱衷繪畫,但在父母的極力反對下,選擇計算機專業。

畢業后通過自己琢磨,如愿成為了一名兒童插畫師。

聽起來似乎是一個理想職業,實際卻并不愉快。

經歷過所有乙方會遇到的問題,溝通障礙,行政干預,強迫改稿,不對等的低酬勞……

種種條件制約下,筆下理應美好的兒童故事,蒙上一層陰影。

而更讓李彬難以掙脫的,是隨童年一起長大的不堪回憶。

「我的童年充滿了郁悶挫敗毆打責罵,

父親是個消極暴力又喜怒無常的人,好的時候關懷備至,差的時候常常對我和母親惡言相向拳腳相加,

這種落差感造成我多年以來一直有很嚴重的焦慮癥和強迫癥。」

筆下是天真笑臉,心頭卻滿是荒蕪。

作息顛倒,晨昏不分,渾渾噩噩混日子。

他甚至用虛無主義麻痹自己,

「反正人生終歸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

直到有一天,他在過馬路等紅燈時,

留意到路邊一位蹬著三輪車賣盆栽的中年男子。

「他身邊沒有任何顧客,就那麼呆呆地仰頭望著天空出神。

我也看著他發了好一會兒呆,想象他每天的營生,想著那麼多花草要是賣不掉該怎麼打理。」

回到家后,中年男子佝僂卻有力的身影,在李彬的腦海中盤旋不去,

索性,提筆畫下。

于是,有了《人間日常》系列的第一張畫稿。

上傳在豆瓣后,有人評論:

「腦補了好多故事。」

也有人分享自己蹬三輪賣盆栽的相同經歷。

那一刻他明白:

創作的意義,大概就是你想說的話,傳達到了想聽的人那里。

這聲音未必嘹亮,可總有相似的靈魂,愿聽你低語、哭泣、哽咽、絮絮……

他開始留意生活的周遭,甚至會刻意將路人或朋友的談話內容記錄下來,作為素材。

以前在他的畫中從不會出現的日常,吃飯、看電視、打瞌睡……都被他放進了畫中。

那一年,他三十。

「三十歲大概是個分水嶺,三十歲以前我眼里只有自己,三十歲以后漸漸看到了城市里的其他人。」

他盡可能客觀地呈現人物和故事,避免立下判斷,

他更希望,不同的人在閱讀后,會有各自不同的思考。

自此,《人間日常》逐漸豐滿。

李彬窺見著這個時代人性的細微,又以強烈的共鳴給予他們愛撫,

越來越多的畫作,以真實、鮮活,打動了更多讀者。

創作「救贖」了我

隨著走紅,豆瓣的一隅小天地,成了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

對于作品中涉及「家庭暴力」「成年人emo」的片段,有人質疑:

為什麼要畫出這樣負面的故事?

李彬很不服氣,

「說實話,我對明快的內容有點排斥,

畫了很多生活中不愉快的事,但它莫名地讓人感受到被安撫了一下,

這種不刻意感受到的溫暖,特別可貴。」

少年時,父親的拳腳相向,將夢想扼殺;

讀書時,老師課堂當眾撕毀畫本;

成年后,生日當天母親的「無理要求」,

這些故事盡管殘酷,卻戳中了無數人心底偷偷藏起的創口。

「貧窮,落魄,不體面,尷尬,羞愧,背叛,罪惡……

這些本該扔進下水道里統統沖走的東西,

一旦被放進創作里,卻能調和出共鳴力的炸藥。」

李彬曾在微博如是寫道:

「一個我喜歡的紀錄片導演說過:‘一件糟心的事如果不能轉化為作品,那它就只會是一件糟心的事’。」

他將心中的不滿、怒火、不解,繪成畫作,四處尋找共鳴的靈魂。

不是為了憤世嫉俗,也不是為了控訴這個時代有多不公,

只是,需要有這樣的聲音,告訴那些戰栗的靈魂 :我聽過,我懂你,我在這,別怕

畫畫時,李彬會反復問自己:

是不是真的想這麼表達?

這是他對作品完成的驗證標準,

「先滿足自己,才去滿足別人,如果做一個自己都不太相信的東西出來,是沒有意義的。」

同樣,畫畫如果不落在細節上,對他來說是不成立的。

「魔鬼藏在細節里,我覺得可能天使也藏在細節里,細節是最重要的東西。」

他說:

「大概我此生都不能成為一流的畫手,更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寫手。

但我愿意嘗試用自己的各種技能去盡可能地表達,

畢竟,我相信自己還有足夠多的表達欲,這就夠了。」

北京,天氣陰。

他縮在家中,獨自畫畫。

曾憤怒的少年,在不停地和自己和解,和這個世界和解。

那些褶皺會被徹底抹平嗎?

不會,

但他告訴自己:

即使擁有糟糕的人生,也并不可恥。

- END -

太罕見了!1918年「老杭州」,居然是這個樣子
2024/04/23
1979年,一個美國老奶奶進入中國,悄悄拍了15張照片
2024/04/23
不被歷史承認的清朝皇帝:15歲登基,在位僅3天,活到了1942年
2024/04/03
清朝一尼姑還俗,嫁給大自己22歲的丈夫,生的兒子家喻戶曉
2024/04/02
古代讓人頭痛的「匈奴」,是今天的哪個民族?讓人感到意外
2024/04/02
中國歷史上智商最高的5個人,諸葛亮排第五,你知道第一是誰嗎?
2024/03/27
「宰相」和「丞相」有何區別?兩者一字之差卻差別很大,別分不清
2024/03/19
皇帝為侮辱宰相,將50歲乳母嫁給他,成親當晚他卻興奮不已謝皇上
2024/03/16
她本是大臣的妻子,為當皇后勾引13歲皇帝,美夢成真后滅丈夫全族
2024/03/14
她19歲嫁66歲乾隆,牌子被翻爛卻沒生下皇嗣,如今唯一的畫像成珍寶
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