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雍正帝第六子弘瞻在乾隆朝奉旨過繼給康熙十七子胤禮為嗣子。因此,弘瞻的后代都是屬于胤禮的子孫,但是從根上來說,依然是雍正的直系子孫。
今天要說的愛新覺羅奕湘,是弘瞻長子永瑹的第二個孫子。由于長兄三歲就夭折,過了十四年,奕湘才出生,成為了永瑹的長孫。
奕湘是一個行伍出身,道光咸豐和同治三朝擔任多個重要職務,得到了朝廷的信任,在諸多的遠支宗室中也算是比較出色的一位。來看一看他的一生。
奕湘的嗣父是永瑹的長子綿從,出生于1772年,只可惜在1791年就去世了。永瑹在1789年去世,后長子綿從承襲了爵位,被封為多羅貝勒。
不過,兩年后,還沒有成婚的綿從也去世了。那麼,留下這個多羅貝勒的爵位沒有子嗣來承襲,豈不是浪費了。
一開始,堂兄綿恩第三子過繼給綿從,只可惜在三歲的時候夭折了。因此,當綿從去世后,家族在綿從五弟綿律這一支中選擇一個兒子來作為嗣子,所以選擇了長子奕湘。畢竟只要承繼過去之后,立馬就可以承襲較高的爵位。
成為了綿從的嗣子之后,奕湘承襲了多羅貝勒銜奉恩鎮國公。
奕湘出生于1796年,也就是乾隆60年。道光帝是他的族叔,比他大14歲。
道光即位后,對這位族侄也是稍有照顧,畢竟奕湘的嗣兄曾經就是道光堂兄的兒子,按理來說要稍微親近一點。
1833年,奕湘晉封為奉恩鎮國公,但是他享受多羅貝勒的待遇。同時,還授予了散佚大臣。這可是從二品的官職,主要是奉旨去擔任皇帝的警衛工作,與皇帝接觸較多。一旦在任上表現較為出色,后期升職就會很快的。
1836年,擔任散秩大臣僅僅3年,道光帝看出了奕湘的辦差能力。因此,開始讓這個遠支的宗室成員開始去管理宗人府的差事。先授予左翼近支族長,這在宗室中的地位很高的,管理宗人府事務。當然,還授予鑲黃旗漢軍副都統,開始進入軍營里面。
第二年,管理鑲黃旗新營【房☆事】務,因此行伍出身的他已經開始得以重用。
後來,奕湘在道光朝屢屢升職,還擔任了總管鑲黃旗覺羅學事務、廣州副都統、荊州將軍。後來還調任烏里雅蘇台將軍。
在正二品將軍中一直調來調去。擔任過成都將軍、杭州將軍、盛京將軍、廣州將軍。可見,奕湘也是得到了道光帝的重用。
咸豐朝之后,奕湘被授予禮部尚書實職,然后還兼任宗室職務。其中包括正紅旗漢軍都統、賞賜給他紫禁城內騎馬、調任正黃旗滿洲都統。
他還曾經擔任過崇文門的副監督,要知道崇文門的稅收是很高的,在這個崗位上是有很多油水的。
結語:光緒七年,奕湘去世,享年86歲。這應該在清朝宗室中,壽命是名列前茅的了。奕湘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宗室成員,但是得到了道光帝賞識后,在道光咸豐和同治三朝的重用也能夠看出來宗室成員的實力。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