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璂,作為乾隆的嫡子,生母是皇后那拉氏。在諸多的嫡子中,永璂并不是父皇所喜歡的那一位,源于自己的生母并不是父皇所喜歡的后妃。當然,永璂的地位較高,乾隆三十年他的生母違規將頭髮剪掉后,逐漸失寵了。後來,乾隆把她幽禁在后宮當中,雖然并沒有廢掉皇后的名號,但是實際上就如同被廢了一樣。
1766年,15歲的永璂被父皇指婚,為他親自選擇了嫡福晉準備在這一年的十月份去完成婚事,但是他的生母那拉氏在七月份去世。因此,守孝三年,然后又過了一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五年才奉旨成婚。
成婚后的永璂,整整六年的時間都沒有孕育出孩子。只可惜在乾隆四十一年突然病逝,享年僅25歲。由于生前并沒有封爵,此時父皇還在世,下旨按照宗室王公的標準來完成喪事。
由于永璂是嫡子,不能沒有后代,後來在與他同年的十一哥的子嗣中,選擇了第四個兒子綿偲來作為永璂的承嗣子。
嘉慶四年,永琰追封自己的哥哥多羅貝勒爵位。如果沒有爵位的話,過繼的嗣子綿偲就無法承襲爵位。既然有了爵位,接下來就可以讓嗣子承襲了。
接下來,來看一看永璂的世系。
生父是乾隆十一子永瑆,屬于永璂的嗣子。
憑借著生父、嗣父和嘉慶帝的關系,綿嗣在嘉慶朝也是得到了重用。
嘉慶朝先被封為了頭等侍衛,後來晉封鎮國公,還授予了散秩大臣。作為嗣子,這樣的待遇應該是很好的了。
嘉慶二十四年,封為固山貝子,開始擔任八旗軍務,曾任鑲黃旗漢軍副都統、鑲白旗滿洲副都統、鑲藍旗蒙古都統。
當然,也擔任過宗室大臣,曾經管理過暢春園事務、宗人府左宗人、鑲紅旗覺羅學等職務。後來在朝廷中授予內大臣職務。不過,也因為緣事解除了一部分職務。
道光朝后,直接晉升為多羅貝勒。後來,官居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只可惜在任上去世,享年74歲。
奕縉是永璂的孫子,承襲了固山貝子爵位。
嘉慶朝,奕縉被賞賜四品頂戴,后升為三品頂戴。
道光朝,考封三等鎮國將軍,并且授予頭等侍衛。既然在侍衛崗位上,干了幾年以后直接被任命為侍衛領班。道光朝,在侍衛崗位上干了14年的時間。
後來,擔任八旗軍政長官二十多年,在爵位方面,先晉升為一等鎮國將軍,後來父親死后,才承襲了固山貝子爵位。
咸豐朝以后,奕縉先后擔任鑲黃旗蒙古都統、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正白旗覺羅學。咸豐年間去世,享年64歲。
奕繕是奕縉的弟弟,由于奕縉沒有子嗣,後來改讓奕繕來承襲爵位。
奕繕比長兄小8歲。
嘉慶朝賞賜了三品頂戴,直到道光朝才封為三等鎮國將軍。
1857年,長兄奕縉去世后,無人承襲他的爵位,後來讓奕繕承襲爵位,遞減后成為鎮國公。
載岐在宗譜上屬于永璂的曾孫,他不是奕繕的親生兒子,而是族內三等侍衛輔國將軍的兒子,生父的名字無法考證。
奕繕去世的時候沒有子嗣,因此載岐就過繼為嗣子。
通知六年,嗣父奕繕去世,載岐就承襲了爵位遞減,被封為不入八分鎮國公。
載岐于民國年間去世,享年62歲。由于在清朝并沒有擔任任何的職務。他看到了清朝慢慢走向滅亡。
溥勝是載岐的第二子,由于長子早年夭折。因此,載岐的不入八分鎮國公就讓次子來承襲了,依然是不入八分鎮國公,沒有降低等級。
不過,溥勝承襲爵位已經是民國年間了,基本上是沒有俸祿,只是一個名聲了。當然,在愛新覺羅的宗譜上是可以看出來的。溥勝要比閑散的宗室地位稍微高一點,畢竟還是屬于國公。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