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國漫電影《長安三萬里》最近風頭很強盛,無數人在安利它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在抨擊它,從人物建模和故事情節帶給觀眾的震撼都很多,2個主要角色李白和高適也火上了熱搜,這部以歷史人物作為背景的動畫電影,實實在在火起來了。
畢竟無論是吹捧還是吐槽,那都是有話題度才會有爭論,《長安三萬里》是對歷史人物生平故事的演繹,熟悉的李白被投上大屏幕,但詮釋了完全不同的詩仙?
很多家長奔著帶孩子領略古人風采的想法去觀影,但整部作品看下來你會發現,它的故事內容和歷史事實出入不少,有網友抨擊作品疑似拉踩李白來捧高適?
1.拉踩李白捧高適?編劇偏愛高適很明顯
這部動畫作品感覺算是雙男主,以高適的視覺來詮釋了心中的李白,在電影中的詩仙豪放不羈的性格特點被放大了許多,行為處事的表現也頗為夸張,人設詬病真不少。
相比來說高適那邊的內容則好多了,不僅有救人的高光刻畫,連帶也沒有什麼大毛病,在李白的酗酒如命和夜夜笙歌映襯下,他的人物形象也顯得更為高大光輝了?
尤其是電影正片里還有一些和史實不符合的故事,歷史上高適被詬病的觀點在電影中全被改動了。怪不得有網友覺得編劇偏愛高適,確實有拉踩李白來捧高適的嫌疑。
2.人物建模丑很主觀,但歪曲史實爭論多
《長安三萬里》的人物建模確實說不上帥,尤其年輕版的主角造型更是微妙,但這算是主觀感覺,追光這公司畫風就那樣,如果說故事劇情沒大毛病,作品能火沒毛病。
但比起建模丑這一點,觀眾最多爭論在于劇情上,只因動畫電影里不少情節都被魔改了,有些是無傷大雅的改編,但有些重點人物事件上都全改了,和史實嚴重偏離。
李白并非無奈入贅,他和媳婦是門當戶對的存在,孩子也沒有姓許,郭子儀也不是高適救的。編劇偏愛高適太明顯,仿佛只有他才憂國憂民,李白落難他的冷漠也刪了。
3.動畫不是紀錄片,備注純屬虛構真不難
太多小細節被刪改了,高適和李白竟相識于幼年,更沒有通過杜甫而結交,太多內容和史實不符,但一些無傷大雅也就罷了,但連人品性格都兩極分化就過分了。
雖然動畫不是紀錄片,沒必要緊貼史實來演繹,但它在宣發時標榜的可是給觀眾展示名人的生平故事,這點就有點虛假宣傳,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是正史內容。
李白雖然天真朝堂上沒干出什麼大事,但他卻不是個只會風雅的詩人,更不是個只會玩樂甚至還無腦狂吼的人,沒必要為了吹捧高適把其他人的人設搞崩?
無可厚非《長安三萬里》在電影的技術水平不錯,想要表達的豪情壯志也不賴,電影本身本沒有問題,但可惜它卻是打著古人事跡來制作,把正史人設魔改就夸張了。
很容易會讓觀眾誤以為這就是李白等人的正史故事,畢竟觀眾也有不少是孩子,這不是誤人子弟的操作嗎?動畫不是紀錄片,標注個純屬虛構真不難,能避免好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