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直系子孫中,載字輩是他的六世孫,而且基本上集中在清朝晚期。那麼,各個近支和遠支中都有一定名氣的人物。其中,載勛就是康熙第十六子的五世孫,在清朝末年參與義和團運動,鎮壓八國聯軍侵華拱衛京師方面還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
那麼,載勛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位人物呢?怎麼樣從一個遠支宗室成員還能夠承襲了和碩親王爵位呢?
胤祿,在乾隆年間應該是一個不陌生的人物。只不過,後來奉旨過繼給博果驛為嗣子,承襲了莊親王的爵位。由于是鐵帽子親王,因此胤祿后世都可以傳承親王爵,享受的待遇還是比較豐厚的。
天祖父:愛新覺羅胤祿(1695-1767年)康熙第十六子,和碩莊親王,乾隆朝授予議政大臣。
高祖父:愛新覺羅弘曧(1737-1806年)胤祿第八子,奉恩輔國公,嘉慶朝授予內大臣職務。
曾祖父:愛新覺羅永蕃(1753-1789年)弘曧長子,乾隆朝授予二等侍衛,承襲輔國將軍,并未任實職。
祖父:愛新覺羅綿譁(1786-1845年)永蕃第二子,和碩親王爵位,道光朝授予右翼近支族長。
父親:愛新覺羅奕仁(1824-1874年)綿譁長子,承襲和碩莊親王爵位,道光朝也是宗室族長職務。
本人:愛新覺羅載勛(1854-1901年)奕仁次子,先承襲親王爵,光緒朝被革爵,清末被授予步兵統領銜。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後來逃到了西安。此時,載勛還鎮守在京城。他還參與到義和團運動當中,一開始準備將八國聯軍驅除出去,但是這些國家用的都是新式先進武器,就算有再多的軍隊,都很難戰勝聯軍。
就在這一年,慈禧太后下旨對八國進行宣戰,同時也利用了義和團,載勛也在其中。
那麼,載勛與義和團之間還發生了一些很奇怪的事情。
慈禧先是將載勛晉封為義和團大臣,主要就是統率北京和天津地區的義和團成員,然后在載勛所居住的莊親王府里面設立一個拳壇,為的就是去鍛煉使用。
此時,載勛也穿上了義和團的衣服,打扮的確實與這些成員一樣。那麼,慈禧正在利用義和團來對抗八國聯軍,因此也將載勛封為了步軍統領。
當時,莊親王府里面形成了這樣的一個狀態,那就是全國各地的義和團成員到了北京之后,直接到王府中進行領命。
後來,八國聯軍戰勝清廷后,逼迫朝廷簽訂《辛丑條約》。載勛自始至終是兩面派人物,一方面被慈禧所利用來控制義和團,另一方面又對義和團進行鎮壓,成為了雙方所不認可的人物。
因此,簽訂條約的時候,八國聯軍一致指載勛為罪魁禍首,希望清政府能夠給予懲治。
慈禧太后為了息事寧人,唯有讓載勛進行自盡。不過,載勛也沒有任何的拒絕,在1901年去自盡了,享年50歲。
載勛所居住的莊親王府雖然并不是特別的豪華,但是也是明朝大太監劉瑾的住宅,可以說規模也是比較大的。
不過,當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后,都知道載勛也是義和團,首先將他的莊親王府直接進行焚毀。後來,家人無奈只能搬出去。
那麼,載勛自盡以后,后代基本上就沒有起色了。只有一個啟字輩在新中國成立后,在陸軍當中擔任一級教官,這應該算是比較優秀的后代了。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