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正版史書《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諸葛亮也是很受人質疑的,有些人認為他是智慧、忠誠的化身:一生為了復興大漢不惜以弱擊強,六出祁山都是把魏國逼得只守不攻,而他更是唐初名將李靖的偶像,大唐更是將其列為「武廟十哲」之一;而有些人認為諸葛亮看不清形勢,魏國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他非要一意孤行地發動北伐,最終只能硬生生的將整個蜀漢帶入了深淵。
雖然如今爭議之聲以為多,但是前人的功績輪不上我等去抹黑評判,諸葛亮的一生真的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來形容。雖然有人常說劉禪恨諸葛亮,但是我們從諸葛亮死后劉禪對其追封「忠武侯」就可以看到,對于諸葛亮劉禪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當然,「黑子」不單單在現代有,在古代也有,諸葛亮死后,當時的蜀漢無論是天子還是百姓都陷入了莫大的悲痛,可是有人在聽到諸葛亮的死訊之后不但沒有哭還大笑到:「蒼天有眼,蜀國有救了。」這人是誰呢?好吧,這個人在史書之中連傳記都沒有,跟家喻戶曉的諸葛亮比起來,這個人的確是沒什麼存在感,此人名叫李藐,原本是益州牧劉璋的手下,劉璋投降后被劉備安排在廣漢郡。
公元211年,赤壁之戰結束后,應益州牧劉璋邀請,劉備入蜀,劉璋的本意本想讓其成為抵抗張魯的中堅力量,可惜不久之后被劉備鳩占鵲巢,而劉璋也被安排到了公安等地。當時的益州無論是劉璋還是平民百姓對于劉備始終是心理不平衡的,劉備也深知這一點,為了拉攏人心,劉備在當時大肆提拔原蜀中的才俊:李嚴、黃權等人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劉備的陣營的。
然而這個李藐卻始終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為什麼呢?早先劉備入主蜀中的時候李藐就曾經破口大罵劉備的行為,說他忘恩負義,假仁假義等等,同時對大罵諸葛亮老奸巨猾等等。當然如果真的是這樣,劉備也不會放在心上,要知道劉備連黃權都能忍,區區幾句無關痛癢的話劉備又怎麼會按照心上。
當然,李藐這個人還是被劉備封了個一官半職,但是卻始終沒有進入劉備的法眼,一來是劉備琢磨不透這個人的心思;二來也是這個人的才能較為一般。
後來,劉備死后,諸葛亮掌握了蜀國大權,這個李藐又出來「作妖」了,當時的蜀漢國內分為兩撥勢力:北伐派和偏安派。偏安派主張的就是休養生息,後來的費祎也是這一派的人物,故而一直牽制姜維導致其北伐大業一直得不到進展。
李藐當時也是不屬于北伐的,總之他們北伐的理由和別人并沒有多大區別,故而在這不論述了。你要說諸葛亮看不到蜀漢和曹魏之間的差距嗎?不可能,僅僅地盤和人口方面上的差距就一目了然,但是你休息的同時敵人也在休息,以曹魏的國力來說,他們休養生息的效果和蜀漢比起來那真的就是事半功倍,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諸葛亮一意要北伐的原因,縱使國內很多人不贊成,諸葛亮還是一心想要北伐。
可是對于劉禪來說,諸葛亮畢竟還是對蜀漢有功績的,李藐這個人如此的抹黑一個大漢丞相那不是也打了劉禪的臉嗎?畢竟這不等于說劉禪用人有誤嗎?于是乎,這個人就因為他的這句話而被劉禪捉拿,不久后下獄處死了他。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