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南越王墓被發掘,穿著絲縷玉衣疑似趙佗,出土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備的玉衣
2024/03/25
1983年6月10日21點,幾個黑影出現在了廣州象崗山一處工地上,他們來到一大片平鋪的石板前,其中一人將一個長長的竹竿伸進了石板之間的縫隙,另一名身材瘦弱的人順竹竿爬了下去,很快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這是廣州考古管理委員會的幾名人員在夜探一座古墓,下入墓中的是考古隊長黃淼章。
大墓位于象崗山腹地,兩天前施工時意外發現,面積超過一百平方公尺。考古人員初步判斷為西漢時期的墓葬,為了進一步摸清大墓內部狀況,遂定于今晚深入探查。
當黃淼章下到墓底時,一股濃烈的霉味襲來,令人作嘔。其實這都不算什麼,身處幽暗陰森的地下,恐懼才是最大的敵人。古人為了防盜,墓中或許會設置機關,如飛刀、暗箭、甚至毒氣,每一樣都能置人于死地,想到未知的危險,黃淼章的心幾乎跳到了嗓子眼。他借著微弱的燈光,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了幾步,繼而向右走進了一個耳室,看到室內的一剎那,他興奮了,因為里面堆滿了精美的青銅樂器。短暫的興奮過后,黃淼章隔著厚厚的石板將大墓中的情景通報給了地面的同事。
在麥英豪要求下,黃淼章從墓中傳遞上來三件文物:一件編鐘,一件小型玉璧,一個陶器蓋子。隨后黃淼章回到了地面。三件文物迅速被帶到了北京進行檢驗,不久,一個令人振奮的結論出來了:器物極具西漢南越王國的特征,綜合大墓規模看,墓主可能是第一代南越國王趙佗。
趙佗原為秦將,公元前219年,奉秦始皇之命,與任囂一起率50萬大軍平定嶺南,隨后秦王朝任命任囂為廣州南海郡尉,而趙佗為其中下轄的龍川令。公元前208年,任囂病死,趙佗接管嶺南。中原漢王朝建立后,趙佗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公元前137年病逝,終年約104歲。趙佗死后傳位于孫子趙胡,是為文王。南越國前后共歷五王,享國93年。趙佗統治嶺南81年,他引入中原農耕技術與先進文化,開啟了嶺南文明千年輝煌。
據說趙佗墓中珍寶無數,所以兩千多年以來,一直為人覬覦,但卻始終找不到他的埋葬之地。當年孫權曾派兵南下尋找,未果而罷。自五十年代起,在廣州歷次文物普查中,文物部門把尋找趙佗墓也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可是,三十年來,依然無跡可尋。如果本次最終證明是趙佗墓,無疑是實現了幾代考古人的夢想。所以,發掘象崗山古墓成了廣州考古部門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1983年8月25日,一場盛大的剪彩儀式過后,對大墓的發掘正式開始。
借助于大型起吊設備,填充在墓道中的巨石很快被移除,露出了墓道盡頭的兩扇石門。由于年代久遠,石門已成半掩狀態。在將石門和門額吊開后,考古隊員走了進去。在前室里,考古隊員發現了巨大的銅鼎、玉佩、玉璧、2把鐵刀以及一方「景巷令印」等珍貴文物。前室清理完畢,就要進入最令人期待的后室,因為這里掩藏著一座大墓的最終秘密。可是此時考古人員發現,一道完好的石門擋住了去路。
多名考古人員試圖推開,可是無論怎樣用力,兩扇石門始終緊閉,看來是古人在門后設置了機關。二千年前的石門本身有著巨大的考古價值,顯然是不能破壞的,但又該如何進入墓室呢?所有人都在思考著辦法。突然領隊黃展岳說出了三個字:挖地道。
詳細的方案是在石門前方的地面開鑿一個彎向墓室的地洞,再由一人通過該地洞進入墓室,然后拆除頂門器。依照方案,石門被順利打開,10平方公尺的主墓室一覽無余,墓室中央的棺槨和墓主人早已腐朽如泥。這時在棺槨位置無數塊四角鉆有小孔的玉片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經過仔細觀察,斷定是墓主下葬時穿的玉衣,玉衣原由絲線和絲帶穿連而成,絲帶早已腐朽,玉片散落一地。
后經技術人員用三年時間進行了修復,再現了玉衣全貌。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所見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備的玉衣。考古人員在散落的玉片下找到了一塊帶有四顆牙齒的下額骨,通過牙齒判斷,墓主人死時年齡35-45歲之間。
就在考古隊員整理主棺室的時候,一枚玉印出現了,只見上面刻有:趙昩。趙昩是誰?史記中從未有記載,難道墓主另有其人,而非南越國王墓?就在大家對墓主猜測紛紛的時候,在玉衣腰部又發現了一個金印,在們期待中金印打開了,上面四個字:文帝行璽。一切終于塵埃落定,墓主不是趙佗,而是趙佗的孫子,第二代南越國王趙胡。
可是一個巨大疑問出現了,墓中為什麼會出現叫趙昩的印章?考古專家給出的結論是趙胡是給西漢皇帝上書時的署名,而趙昩是在南越國內使用的名字。 東側室內,發現了四個配有印章的的殉人,通過印章表明這四個人都是墓主人的夫人,骨骼都已完全腐朽。
本次發掘歷時一月有余,共發現文物一萬多件,有64件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境)展出。南越王墓被稱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五大發現之一。令人遺憾的是趙佗墓至今依然找尋不見,有專家分析,它應該就在越秀山中。